武馆动态

LATEST NEWS

拳之劲力析

世上没有不发力的拳。发力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转换。发力亦是能量的释放,是能量做功的形式表现。
       力与劲在拳界历来有不同的说法,今之仍有争议。在外家拳中劲与力似没有严格的区分,在内家拳中则称力之为“劲”。劲之根本仍是力,劲有大小,力有快慢。无力则没劲,没劲则无力。其实,劲与力只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,没有本质上的区别。内家拳之所以称之为“劲”,是因为对力的认识不同,它认为“劲”是整体,是内发的,是局部力协调的结果,然“力”是局部的、是外运的、单独的,具有直线性,而“劲”是复合的、多变的、具有旋转性和膨胀性,且为“劲”不仅是整体的,而且是浑厚的、灵活的力,而不是机械的、笨拙的、僵硬的、死板的力。所以内家拳发力时要求劲整、浑厚、沉实。发劲不仅仅要求快,并要求“疾”,瞬间实现能量的释放和转换,非“快”能释其义。
       以太极拳为例与其他拳种发力比较,确实能看出内家拳与外家拳表现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。外家拳发力,就一般而言,直来直去,速度快,可称之为“加速助力”,以快为显。每每发力,先足自身之劲,带劲而发,所以称之为“力”。外在表现的就是“力量”,以力大、速度快胜人。而太极拳与之“力”则不同。太极拳发力,不尚直来直去,而是通过身形旋转、手臂画弧缠绕、腿之伸纵发力。直发而臂不直,始终保持“弓”形。每每发力,毫不较劲,而是在相对放松的基础上,通过肌肉的涨缩、筋腱的屈伸、骨骼的运转,改变来力的方向,或顺势助之或借势反弹,不沾身不发力,拳中谓之“落点紧”。太极拳的这种发力称为“蓄而后发”,要求“劲以屈蓄”,运转松为蓄劲,落点紧为发劲,发劲只在一瞬,以“疾”为显。
       其实,不论内家拳还是外家拳在发力过程中都有能量的蓄积和释放。能量释放的结果都是一种做功的表现。做功的结果有三种:正做功、反做功、零做功。拳之打人的实质仍是发力,将自身的能量释放到对方身上,通过做功再次形成能量的转换,使对方受创。
       以表现形式上看,内家拳与外家拳相比在蓄能、释放过程中则有所不同。第一,蓄能时间长;第二,释能时间短;第三,能量释放方向多元化;第四,自身能耗小;第五,随发随收,重新蓄能快。
       通过对比可以看出,太极拳的发力是一种兼收并蓄的发力。瞬间发力不易被察觉,屈(弓)臂发力具有弹性,加上多元化的发力形式,不易被对方完全改变方向而泄掉。实际上太极拳论上所说的“四两拨千斤”,其实质就是改变力的方向,或利用杠杆原理,利用重心的控制,达到力的平衡、改变力的平衡而已。目的是在自身耗能少的情况下,使对方释放的能量做功等于零或反做功,而使自身释放的能量正做功或借势增强功率加速或加大做功,所谓“以小力胜大力”是也。
       总之,外家拳的力,就其表现形式看,是一种爆发冲击力,具有线性特点:单纯、简捷。而内家拳称之为“劲”的力,形式表现的则是一种爆发膨胀力,具有旋转和辐射的特点:复合、多变。从力学的角度看,内家拳的“劲”较外家拳的“力”更有渗透性,所以有功深者打人伤及脏腑而外表无损,致人内伤。
       不论内家、外家,正所谓“寸有所长,尺有所短”。拳无优劣,力劲无好坏,只是训练方法不同,使用手段不同,目的无异,入化皆精。纵看历史,精英、豪侠非一家所出,各门派皆有。

返回上一级